送灯有什么寓意(送灯 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碰撞)
渭南地处关中平原,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积淀,其淳朴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保留至今。比如,当舅舅的要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灯笼等习俗,好多地方一直延续到现在。歇后语“外甥打灯笼——照旧(舅)”就是出自这习俗。
据了解,在渭南的多个县市区,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,娘家人(女子的父母或已婚的哥哥、弟弟)要选择在正月初二到初八(初三到初六的居多)中的一天,给出嫁的女儿“送灯”。“送灯”主要就是送两个大灯笼以及剪剪馍等。“送灯”,有前途光明、幸福美好等寓意。正月十一开始到正月十五,女子或女子的婆家人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,以示吉祥。
等到女儿有了孩子以后,娘家便把这样的礼物转送给女儿的孩子了,给每个孩子送一个灯笼和十支小蜡烛,孩子们在正月十一到十五的晚上挑着灯笼玩耍,以示来年“照舅”,茁壮成长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现在大多数灯笼都是安装电池的,所以送蜡烛也就渐渐免了。送给孩子的灯笼要比原来送给女子的灯笼小,以便于孩子提携。这个风俗每年如此,直到小孩12周岁为止,娘家最后一次给孩子“送灯”,即“完灯”或“全灯”,也是最隆重的一次送灯。同时也是庆祝孩子告别了天真烂漫的童年,慢慢步入成年人的行列。
“完灯”时,孩子的父母要为孩子摆酒席庆祝,同时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每个家庭都给长子完灯,再加之人们对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淡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,家里孩子越来越少,这种庆典开始不分男女大小,只要孩子到了完灯年龄,都要给孩子摆酒席完灯。久而久之,这种庆典影响的范围渐渐扩大,并开始被广大城乡的人们所接纳,而且内容也越来越丰富。
在大荔县,“完灯”这一习俗颇受重视。家在城关镇的范桂芳介绍:“一般给娃全灯主要是娃的外家人,但随着时代的进步,亲朋好友都回来。外家人除了给娃送上一对大灯笼外,还要给娃拴钱串串,一张钱代表一岁,至少穿13张,多了不限,预示着娃以后的生活节节高。”据了解,在全灯当天,外家人还要提前准备两对剪剪馍,一对是狮子(或老虎)馍,一对是鸭鸭(或者是鸡)馍,狮子馍用来守门、看门,鸭鸭馍则是用来看管灯笼的。“不过,现在人也不全是送灯笼,因为送那么多灯笼也没有实际意义,有的就用台灯、充电手电等与灯沾边的物品代替了。”
家在羌白镇羌西村的李女士去年刚给大儿子“完灯”。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李女士觉得很热闹。“我记得那天是大年初八,娃的外婆、外爷、老舅、老妗、舅舅、妗子、姨妈等都来表示祝贺,当时坐了八大桌。娃那天特别高兴,也收了不少礼金和物品。”李女士给记者列了一个清单,娃他外爷拿来一对大红灯笼,外婆给娃挂了13张百元大钞,他老姑给挂了13张10元钞票,他姨妈给娃买了一身新衣服,他舅舅给娃送了一台电脑......
张扬萍老家在蒲城县孙镇,她侄子前年全灯的景象她还有印象,她说:“我是娃他三姑,当时给娃买了一个好书包,再给娃穿了130块钱,其他的就没准备,他看到啥喜欢的东西自己去买就行了。”冯村镇位于大荔县西北方向,这几年随着大棚果蔬农业的发展,这里的村民也逐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,给娃全灯也逐渐兴起。家在冯村镇杨家庄的常女士说:“以前低标准的时候,送灯、全灯只有有钱人家才给娃过,近些年随着经济好转,普通老百姓也越来越重视了,都开始给娃送灯、全灯。”
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,家庭式蒸剪剪馍逐渐被取代,蒸剪剪馍也走上了工厂化,在大荔县东七镇就有一家专门蒸剪剪馍的工厂。一位负责人介绍,“年后是剪剪馍需求的旺季,我们一般会在年前预计好需求量,提前生产、包装、保存。”
链接:
关于元宵节点灯这个传说的版本很多,这里只说一种,传说在很久以前,凶禽猛兽很多,四处伤害人和牲畜,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,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,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。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,立即传旨,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,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。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,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,就冒着生命的危险,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,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。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,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,吓得不知如何是好。过了好久,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,他说:“在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日这三天,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、点响爆竹、燃放烟火。这样一来,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。”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,便分头准备去了。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,天帝往下一看,发觉人间一片红光,响声震天,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,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,心中大快。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。为了纪念这次成功,从此每到正月十五,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、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。